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电厂技术书籍 快手赞自助网站 -抖音1元100个赞微信支付 - 快手评论赞

客服   电厂技术书籍 快手赞自助网站 -抖音1元100个赞微信支付 - 快手评论赞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第119期

过年时,我打电话问候谷在坤。

“我至今还没有变阳,已有一个多月没有出门,真是比病毒还要苦”, 电话里,90岁的谷老风趣地说,“下周儿子来看我,我要先让他做一下抗原检测,一条杠了才能进屋。”

谷在坤是谁?

他当年被誉为上海“803”神探“三剑客”之一,人称“审讯奇才”,另外两位“大侠”是:张声华、裘礼庭。

“803”,原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所在办公地点——中山北路803号。上世纪90年代,一部反映当代中国刑警形象的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像如今的爆款一样,风靡大江南北。于是,“803”从一个办公地址的门牌号,成为上海刑警的“代号”。

“803”第一代掌门人是时任刑事侦察处处长、人称“江南名探”的端木宏峪。端木宏峪,出生于1927年,是有着40年侦探生涯、享誉江南乃至全国的一代名探,破获了众多大要案件。曾任上海公安局刑事侦察处二科盗案股股长、治安处刑一队队长、副处长、刑事侦察处处长等职务。1995年9月3日去世,享年68岁。

端木宏峪(1927—1995)

而由张声华、裘礼庭、谷在坤组成的“三剑客”男子天团,则是继“江南名探”后“803”的又一金字招牌。“三剑客”优势互补,屡破奇案,而他们的煮酒论案,也成了破案传奇中的神来之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谷在坤任大案队队长,参与侦破了许多震动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大案要案。

在刑事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这名老刑警是怎么靠敏锐的观察、缜密的推理、巧妙的审讯,挖出真相的?

三剑客谷在坤(左)张声华(中)裘礼庭(右)

科长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机灵聪明,是个干侦察的料。”

上海解放前夕,谷在坤尚在晋元中学读书。

在谷家,他是老二,有七个兄弟姐妹。因父亲是个苦力工人,工资微薄,适逢物价飞涨,谷在坤面临着失学窘境。

一天,大姐悄悄地塞给他两块银元,鼓励他说:“快去交学费吧,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国家。”他一直感激大姐的雪中送炭,当时也纳闷大姐的钱从何而来?直到上海解放后,大姐才告诉他,供他念书的钱是地下党组织给的。

1949年9月,谷在坤16岁,中学毕业,原打算投笔从戎,当时已在公安秘密战线上的大姐问他是否愿意去公安局,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相信大姐,听你的安排。”

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后,谷在坤成了第三期公安训练班学员。

几个月后,谷在坤到了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报到,专门从事反特工作,那会他还小,当时的侦察科长喊他是“娃娃侦探”。

1950年初,侦破上海“二.六”轰炸案时,侦察科长给他一个任务:让他扮流浪汉,守在一个特务据点附近,监视跟踪进出人员的行踪。

大冬天里,他守了三天三夜,发现一个非同寻常的顾客,进了一家瓷器店。

“二.六”轰炸中被炸毁的杨树浦发电厂(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根据这个线索破了案,科长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机灵聪明,是个干侦察的料。”

这句话,成了他一生使命的写照,也是日后谷老成为大侦探的预言。

那时,谷在坤年轻热情,整天吃住在单位,呕心沥血侦破案件。在侦察科长的带领和培养下,参与破获了许多反特案件。他很快入了党,不久又担任了侦察组长,生活向他展示了一条铺满阳光和鲜花的大道。

没想到,高速前行的小舟却突然触礁搁浅了。

1957年,他无心的一个真诚建议:希望在周末少加班,给予年轻人更多的谈恋爱时间,没想因此引来麻烦,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他先后到农村扛过锄头,到工厂拿过扳手……

每当嫌疑人死不开口,案件走入了死胡同之际,刑侦处长端木宏峪就拿着烟斗吐着烟雾道:“把谷在坤叫来。”

1979年,谷在坤回到离开了22年的上海市公安局。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重返到侦查岗位。

“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像《便衣警察》的主题歌一样,已经蹉跎了这么多年的黄金岁月,他没有时间忧愁感叹。

那时的上海街头刑事案件每年递增,流氓横行,偷盗成风。谷在坤被分配到治安处二队反扒窃侦察组工作。

八年的反扒生涯,谷在坤先后审理了1200多个扒手,也就是在那时候,谷在坤历练出了高超的审讯艺术。

当时,刑侦处长是端木宏峪,他生前评价谷在坤办理的案件,都是“进来一张纸,出去一叠纸;进来一个人,出去一串人”。

1981年夏天,金山石化地区一家三口被害,端木处长想到了谷在坤,抽调他来试试。

经过现场勘查,推断凶手有可能是几人,但现场,在地板上只采集到一人的鞋印,还有壁橱上一人的指纹,是否同一人还需进一步鉴定。

所发命案的辖区,第二天,中央领导就要来视察,可偏偏这时候发生了命案,可想而知,警方面临的压力有多大。端木处长要求谷在坤争取明天侦破此案。

谷在坤明白现场是破案的基础,提出再仔细勘查一次,“只有在现场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才有侦破方向。”

最后果然,在大橱背后找到一件橘黄色的血衣。警犬嗅了一下,兴奋地沿着楼梯,直蹿到底楼101室门口,“汪汪”叫着,发出警示。

这户人家户主姓李,有四个儿子,老大李长福在案发后外出至今尚没回家,出门时穿着一件橘黄色汗衫。

而住在三楼的一位邻居回忆,案发那天下午,他在楼梯口修“棕绑”床,“有个穿橘黄色汗衫的青年曾上过楼。”

公安局发动居民在全石化地区寻找,又在上海其他地方寻找李长福。两天后的晚上,金山火车站内,在停放的两节火车间发现了一具男子尸体,与李的照片吻合,系畏罪自杀。

好奇的人都拥到了医院看个究竟,谷在坤却提出给死者吊针,医护人员迷惑不解。端木处长闻讯急急赶来,有点纳闷:“人死了为啥还要吊针?”

“如果有同伙,可以迷惑外面的同伙”,谷在坤笑着解密这一“虚张声势”之计。虽然最后查下来,系一人作案,李长福并没有同伙,但这事让老端木处长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把谷在坤调到大案队联合侦办组专门负责侦破大案。

由此,谷在坤参与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滩发生的各种重特大案件。

每当嫌疑人死不开口,案件走入了死胡同之际,刑侦处长端木宏峪就拿着烟斗吐着烟雾道:“把谷在坤叫来。”

谷在坤工作中

谷在坤每次领命出山,都是去啃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他自嘲自己办的案子都是“二手货”。谷在坤曾跟端木处长“吐槽”:“你给我的‘硬骨头’虽然难啃,但骨头边上的肉好吃,有味道。”

每次理清思路后,谷在坤像做菜一样,根据火候,一点点炖开这口锅。

每次接案,对谷在坤来说,都是“压力山大”的。

但他每次接手后,都不会急吼吼地仓促上阵,而是自有一套。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谷在坤回忆,每逢审讯嫌疑人前,他都不会仓促上阵,盲目乱审,而是审讯前仔细勘查现场,希望从细微处发现破案线索,他会找知情人摸底,了解下嫌疑对象的性格和生活背景,他会阅读卷宗后理出表格,把疑点和漏洞作为突破口,“有的放矢,才能出其不意”。

每次理清思路后,谷在坤像做菜一样,根据火候,一点点炖开这口锅,面对对手,他会使用《孙子兵法》的战法,因势利导,不露声色。

1986年5月25日,谷在坤突然接到端木处长来电,说“预审处有个对象从4月3日进来,审了两个月,但那人“油盐不进”,拿他没办法,预审处准备放人,你明天去试试看,再审不下来,那就只能放人了。”

案卷上显示:3月29日傍晚5点半,法院老干部的科长张方(化名)匆匆下班回家,来不及脱去制服,匆匆对女儿说:“我出去一下,如果回来晚了,就对爸爸说我去看电影了。”张方拎了一只尼龙袋离开了华山路的家,谁知她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两天后,青浦县华新乡东风港的河道里,一艘水泥挂机船发现了穿法院制服的女尸,法医解剖后确认,死者是溺水死亡,右额部有两块皮下出血,死者53岁,正是失踪的张方。她出门时携带的那只尼龙袋已不知去向。

有个绰号叫“阿铁锅”的成了重大嫌疑。“阿铁锅”真名叫诸元(化名),是张方的亲侄子,青浦县华新乡凌家村人,31岁,无业。他身上疑点颇多,一是3月27日,他去法院找过姑妈,二是他在村里吹嘘过姑妈和姑父都是大干部,三是他有过前科,因盗窃罪被判4年徒刑。

“阿铁锅”被传唤后,倒是一派镇静。两个月里先后审了26次,还是“滴水不漏”。

专案组有人说,如果真的是他,应该开口了。可能不是他,没有证据不能老是关押不放。

端木处长喊来一队队长张声华和六队队长谷在坤,敲了几下烟斗,心情沉重地补充说:“我明年初就要离休了,你们两位想办法把这个案子拿下来,否则我离休了会留下遗憾的。”

谷在坤看完卷宗后,跟先期办案人了解情况,得知案件卡壳主要是拿不到凶手的直接证据,另外,经过这么多次审讯,“阿铁锅”已有一定“免疫力”,如果是他干的,他的侥幸心理也渐渐地得以巩固。但“阿铁锅”也不是铁板一块,人的性格都有多面性,他也不例外,“阿铁锅”嘴巴硬但情绪易波动,有时候想法也显得幼稚……

谷在坤心里也嘀咕,说起来,张方对这个侄子这么关心,他又为什么要害姑妈?难道是为钱财?但在“阿铁锅”写给张方信中曾多次提到了“一包东西”,这到底是包什么东西?与案子是否有关?

办案人还说,“如果有人看到那天他在纪王镇(青浦华新乡附近)公交车终点站就好了”,可那时,还没监控,“阿铁锅”是否去过公交车站,有没有人看到,都未可知。

谷在坤找到“阿铁锅”妻子阿彩(化名),“‘阿铁锅’这些天很后悔,反复说对不起老婆,吃了不老实的亏。”

阿彩听罢一愣,老公被关押了两个月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不起自己的话,马上接口说:“是的,‘阿铁锅’就是会说谎。”

谷在坤冷不丁地问:“‘阿铁锅’牛皮哄哄的,说有一包东西要给姑妈,那是一包什么东西?”

阿彩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那是‘阿铁锅’骗骗姑妈的,他编造家里有一包黄金首饰,以这包东西为抵押,向姑妈借钱,说可以换很多钱。他为了讨好姑妈,还骗她要介绍一笔钢材生意。”

“黄金首饰?”

阿彩回忆说:“‘阿铁锅’为了做生意赚钱,跟姑妈借了700元钱,说救急几天后就还。过了几天,姑妈来拿钱,他拿不出钱就拉我一起去纪王镇车站,骗姑妈说自己有一包黄金在樟木箱里,因为钥匙丢了,让她跟他一起回家去撬箱子。姑妈一听很生气,说我随你走六七里路回去撬箱子,笑话,说完就乘74路车回去了。”

晚上,谷在坤和对手第一次正面交锋。谷在坤泡了一杯浓茶,一身西装坐到了审讯桌前。

谷在坤(左二)在审讯犯罪嫌疑人

“阿铁锅”大概看到对面的是新面孔,先发制人:“我现在是属于收审,还是逮捕?”他这么问电厂技术书籍,也是在摸底,如果收审就是没有定罪,逮捕就是已定罪了。

谷在坤把皮球踢了回去:“这个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阿铁锅”改口说:“我除了没有杀人,样样都有。”

谷在坤单刀直入:“你其他不要说了,就说说你姑妈是怎么死的?”

“阿铁锅”显得很坦然:“要么是自杀,要么就是他的同事杀的。”

谷在坤心里清楚,这是混淆视听。首先,死者生前并没有与人积怨,另外,一之前她没有什么心情低落等迹象,二即便是真要自杀,为什么非得跑到这么偏远的青浦做什么?

谷在坤切入关节点:“29日那天晚上,你在哪里?”

“我在录像厅看录像。” “阿铁锅”说。

谷在坤知道,录像厅在村子的西面,纪王镇车站在村子的东面,这是“阿铁锅”故意在回避,在有意识地把自己和案子撇清,追问道:“你看的是什么录像?”

“阿铁锅”一下语塞。

谷在坤一眼就识出此人在说谎,决定来个“兵不厌诈”,颇有把握地说:“可我们调查了,人家反映你那天没有去过录像厅。”

“阿铁锅”瞬间改口说:“肯定去过的,但到了门口没有进去。”

谷在坤又说:“人家看到你在纪王镇车站等人,而且还蹲着。” 谷在坤后来解释说,他当时判断,如果“阿铁锅”去了车站,一定有人看到。

“阿铁锅”被电击一般,脸上不断地抽搐,但还是沉默。

谷在坤感到火候到了。他意味深长地说:“你姑妈写字台上的那本台历上记了去哪里,你知道吗?”

“阿铁锅”脸色煞白。

两个来回,“阿铁锅”已经都输了。

谷在坤又拿出他姑妈照片给“阿铁锅”看:“你想想看,你姑妈对你这么好,保释你提前出来,出钱帮助你翻造房子,又帮你解决婚姻成家电厂技术书籍,对你像对待亲儿子一般,你姑妈对你真是恩重如山啊,你对得起姑妈吗?”

“阿铁锅”看着姑妈的照片,情绪顿时失控,对着姑妈照片一下子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地对着姑妈的照片反复叩头:“姑妈,我对不起你,我该死,我不是人!” 边说边不断地抽打自己耳光。

在趁热追击下,“阿铁锅”终于缴械投降,交代了作案经过。

原来3月27日,他打电话借2000元钱急用,29日傍晚,姑妈带了2000元钱赶到纪王镇车站,姑妈从话中听出他在骗人,不同意借钱了。他气急败坏地一把将姑妈推入河中,跳下去抢钱,争抢中猛击姑妈一拳,抢了钱后,干脆将姑妈闷死在河里。他去车站的那天,也确实在车站遇见过同村的邻居,站了一段时间累了就蹲了下来……

但案子还没结束,法院方有人提出,仅有交代还不够,虽然在“阿铁锅”家里找到2000元赃款,但人民币是流动的,证据不过硬,如果是有月票啊工作证啊等相关个人物证就过硬了。

“阿铁锅”说,他把证件都烧毁了。

谷队长找了一个理由,对“阿铁锅”说:“你姑父要出国去穿西服,钥匙找不到,大橱门打不开,姑妈身上的钥匙哪里去了?”

“阿铁锅”交代,“在家里后面的断头浜里。”

民警在河里打捞证物

最后,在他家边的河里,抽干水后终于找到了那串钥匙。

花了两个月没拿下的硬骨头,谷在坤只审了一夜,还是第一次审讯就啃下了这个坚硬的骨头。

在隔壁房间观看审讯视频的端木处长敲着手上的烟斗,感叹道:“没想到一下子就审出来了,比我想象的还厉害。”

每次战胜对手,他会拉上三剑客之一的张声华一起去饭馆,一边喝酒庆贺,一边笑侃成败得失。

一起流窜杀人抢劫大案,在这个细节中找到了突破口

谷在坤是个心细如发的人。

1991年1月24日清晨,上海松江地区发生了一起劫车杀人案,有人报案说,在松江泗泾横塘桥附近的水沟里俯卧着一具男尸。

经现场勘查,死者颈部紧紧缠绕了一圈直径0.5厘米的细麻绳,生前是海运局一名司机陈师傅,56岁,在他口袋里找到了他的身份证和驾驶证,还有170.20元现金。

法医鉴定为窒息性死亡,系他杀。

陈师傅遇害前一天,1月23日下午,他到财务处开了一张空白支票,准备第二天上午去汽车维修点去修理小车的点火系统。因维修点离家较近,他向车队队长打了招呼当晚把车开回了家。

协查通报迅疾传至上海周边地区,当晚,嘉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来电说,昨天深夜11点30分左右,有辆红色桑塔纳在嘉兴塘汇收费处冲卡而过,随后冲入嘉兴市区公路右边的一片竹林里,车子陷入泥潭,司机不知去向。

根据现场车牌号核对,此车应是陈师傅生前所开的小车。当谷在坤与松江和海运局的侦查员赶到嘉兴市,撞车现场已被破坏,车内的物品也没了,只有在副驾驶座位上发现几滴血迹。

谷在坤提出了几条侦破思路:一是请当地侦查员配合,寻找目击者;二是有可能车上的物品,是被当地人顺手取走,可以通过拿死者东西不吉利的风俗为由,让拿走的人送回来。

随后,塘汇收费站工作人员反映说,车内有两名年轻男性,开车的是一个矮个子。而被拿走的车上的东西也被还了回来,有香烟、火柴盒和巧克力等,还有一件黑色西装。

西装面料是腈纶的,已被泥水浸透,皱如抹布,在西装口袋里发现了两张火车票和一张电子秤记录卡以及一块丝织手绢。两张火车票是20日由苏州开往徐州的硬座票,票价为24元,票的背面用钢笔写着:“不得退票”;一张电子秤记录卡上表明身高为1.65米。

大家匆匆吃罢晚餐后,谷在坤部署工作,兵分三路:一路请松江的侦查员留在当地继续搜集线索,一路请海运侦查员回上海继续寻找死者身边人摸线索,他自己则率三名部下连夜赶往苏州火车站寻觅持票人。

“运道不要太好!”多年后,谷在坤回忆当年这起案子时,感叹着说。当他们一行连夜赶到苏州火车站民警值班室,巧得很,接待他们的正是在火车票背面写“不得退票”四个字的值班民警老屠。

谷在坤(右一)与同事商量案情

老屠回忆说, 20日中午,他见站台上有两个青年人在游荡,便带他们回值班室询问,他们自称是山东胶州南下游玩的学生。老屠问他们为何在车站上徘徊,他们说想回老家,但买票的钱不够了,身上的钱只够买去徐州的票。因票子紧张难买,为了让他们早日返回,老屠帮他们买了两张抵达徐州的火车票,还特意写下了“不得退票”,是担心火车票被转卖。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