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快手粉丝网站低价

客服   快手粉丝网站低价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在临邑县举行“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临邑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鑫先生、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先生、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孙景茂先生、种粮大户段希林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临邑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主要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鑫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同志们,今天 ,我们相聚在魅力翟家,开展翟家镇“吨半粮”示范方玉米测产活动。这次测产既是对翟家镇“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一次考核,更是对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助农成果的一次检验。今年以来,临邑县健全体制机制、夯实管理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高质高效粮食生产体系,1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建设取得开季红。翟家镇“吨半粮”核心区更是取得了亩产高达839.2公斤的好成绩,刷新德州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经过三个半月的努力耕种,翟家镇“吨半粮”示范方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种植户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护航。

我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分区域、分步骤实施“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开展伊始,我县就落实“人才支撑、科技增产”引进机制。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工作,组建专家团队,从播种到分蘖,从拔节到扬花,从灌浆到收获,农技专家们频繁深入田间地头对老百姓种粮给予精准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户们的生产难题和诉求,为“吨半粮”创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夯实产能基础保障。

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严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自2019年以来,我县连续四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3.94亿元,受益面积23.9万亩。今年投资1.8915亿元,建设9.7万亩。聘请济南水发技术集团规划设计公司,编制“吨半粮”核心区方田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在今年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我县克服重重困难,统筹投资1亿元用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已累计修建道路134公里、沟渠边坡衬砌55公里、河道清淤142公里、修建桥闸98座、植树3万余株,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

(二)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筑牢增产肥力根基。

围绕抢收、抢种的中心任务,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举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培训会议”、组建农技服务指导微信群,实现远程诊断,在线指导;组织农业技术专家通过下田、到场等方式,开展现场指导;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采集土壤样品240个,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制定发布小麦施肥配方5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率达到了100%;积极推广玉米秸秆精细化还田技术模式,推广利用率达到了100%。

(三)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保障良种有效供给。

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了2万亩高标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以提升种子质量,保障良种供给。依托临邑富民家庭农场和临邑县秋华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分别在核心区德平镇和翟家镇各设立了500亩“吨半粮”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筛选适宜我县栽培的优质品种。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严把质量关;实行种子精选分级制度,提高用种质量标准;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核心区优良品种包衣率达到了100%。在“吨半粮”核心区高标准建设品种示范田,征集小麦展示示范品种近20个,引进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实施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强化增产技术支撑。

核心区落实了“六统一”技术,制定了《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实施方案》,列支790万元,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项目,全县83万亩小麦实现全覆盖,有效促进了苗情转化;加强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白粉病等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小麦条锈病,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启动了“2022年度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投资450万元,在全县10个乡镇重点打造20个攻关区和5个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以上粮食增收增效;发挥“党建联合体+党支部+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核心区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41家,其中种粮大户309个,家庭农场145个、合作社87家。土地托管、半托管面积7.8万亩,占核心区面积78%。

(五)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1.高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上级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10万元,当前正在规范有序地落实。已落实补贴资金771万元,补贴小麦联合收割机76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1台,大中型拖拉机114台,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农机装备水平。

2.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让农机“用得好、有效益”。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推广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无人机、喷杆喷雾机等农业机械。举办了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设备演示会。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组织观看农业机械化作业宣传片、无人植保机和新型农业机械视频展示。协调临邑培杰农机培训学校开展一次“减半收费”助农行动。今年,我县农机发展中心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1-2022年度全省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3.以机收减损大比武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深入开展。通过积极争取,我县成功承办了省“潍柴雷沃杯”2022年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全省仅有10个县),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小麦机收减损作业水平,进一步树立了机收减损就是增收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农机推广+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的全链条推进粮食机收减损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进一步降低了机收损失。我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了100%。

(六)实施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先后制定出台了《临邑县关于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及《实施细则》,《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晚播弱苗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冬小麦施肥配方与建议》等相关文件,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张吉旺院长、石玉教授作为“吨半粮”创建工作技术指导专家,与山东农科院共建产业研究院;与山东农发集团合作,成立山东粮业德州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产研现代农业研究院共建“吨半粮”建设实验站,为“吨半粮”核心区引入高端智力支撑。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专家指导“科技壮苗”工作,先后为200余名支部书记、示范主体进行专题培训,成立12个技术指导小组,分区域、分环节、分苗情开展技术服务;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投资1500万元,与北京爱科农有限公司合作,高标准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吨半粮”创建服务平台,引入智慧农业展示、大数据应用、产业商业运营等新业态,构建集精品生产、服务城乡、生态示范等于一体的数字农业智慧中心。

最后,对于此次玉米测产,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期待,期待科技护航农业的成绩能够再次被刷新,期待临邑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请这位记者提问。

您好,我是大众网记者。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翟家镇实现了开门红,小麦最高单产839.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小麦单产最高记录。我想问一下,镇上在高产创建中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张万里:首先,我谨代表翟家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常年支持我镇农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镇辖35个行政村、耕地5.03万亩,目前流转土地2万余亩,托管土地3万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两大传统农作物。今年,我镇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实现了开门红,小麦最高单产839.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小麦单产最高记录。玉米耕种季,我镇以“科技赋能,高产创建”为指导思想,加快推动藏粮于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经过三个半月的辛勤耕种,110天的日夜坚守,我们用一身泥土,一身汗水,换来了秋收的硕果累累。这既是对我镇“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一场大考,更是对落实党政同责,提升种粮效益的一次检验。

按下“快进键”,实施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藏粮于策。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首的工作专班;以山东农业大学张吉旺教授、石玉教授为首的线上专家团;以老粮王、土专家为首的线下智慧团。3个管理团队为“吨半粮”创建过程中的人、财、物、技提供支持。落实镇抓示范方、村抓示范田工作机制,以示范为引领,以点带面抓好全镇“吨半粮”建设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压实创建责任。发挥“党建共同体+党支部+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成立镇级为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适度规模化运营,解决一家一户不好解决的种植难题。提出“一亩要产‘吨半粮’,党支部挑大梁”,将“书记指挥田”变“书记责任田”,建立“红黑榜”制度,立下“示范田亩产达不到3000斤,就地免职”的军令状。做到“吨半粮”发展到哪,党支部就要服务到哪,破除基层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顽症。落实农业补贴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创新实施“二次分红”,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保底收入1150元/亩,去除合作社开支,年底最低分红200元/亩,提高了土地流转收益。落实“谁种地,补贴谁”,减轻种粮农户生产资料成本。宣传发动“粮王大赛”,对能够获得县级粮王称号的由镇财政奖励1万元,获得市级粮王称号的奖励3万元,获得省级粮王称号的奖励5万元,充分调动全镇种植农户的积极性。

管好“责任田”,夯实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改善耕地质量,力夺秋粮丰产丰收。今年我镇实施“沃土计划”,通过改善耕地质量,为粮食高产筑基。结合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沟、桥、路、渠、涵、林、电等基础设施,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目前核心区已完成道路硬化2.8千米,疏浚沟渠32.8千米,修建桥梁23座,绿化苗木栽种4000余株,建立扬水站2座,小农水灌溉泵房8座,节水管道60余公里,在核心区建设完成覆盖700余亩平行行走式水肥一体机,有效增加粮田面积,加快适应粮食生产现代化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分类精准施策。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亩土地追加80斤有机肥。利用本地畜禽养殖优势,每亩增施农家肥4立方米。4月份,委托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对11个地块取样,有机质含量检测结果最高达到26.91g/kg,85%土壤项目养分水平均在中等以上。合理规划安装虫情、墒情检测设备以及天气预报设施等物联网设备。落实“一田一策”,科学做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和防灾减灾措施,确保颗粒归仓。

当好“领头羊”,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优胜劣汰,提升现代种业质量。千亩“书记指挥田”内涵盖国家玉米体系德州试验站、张吉旺高产多抗优质适宜机械化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试验示范基地、13种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田,在同等自然条件下,通过玉米品种差异对比、同玉米种不同耕作方法对比,筛选出更适合翟家镇土地的良种、良方,不断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农机农艺融合,做好“指挥田”示范带动的作用。减损增产,提升现代农机装备。农业机械全部更新换代,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100%。推动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对播种机械安装北斗导航,定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制定我镇秋粮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具体工作措施。利用机手培育项目,统筹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经验丰富的农机“土专家”等,组织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针对性强化骨干机手的节粮减损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引导农机手在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没招。我镇将牢记“2年建成5万亩‘吨半粮’产能示范区”的工作目标,自我加压、努力奋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翟家贡献”,打造粮食高产“翟家样板”,拉开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的序幕。

您好,我是德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中村两委扮演了重要角色,我想问一下村两委主要提供了哪些服务?

孙景茂:在县两委、镇两委的有力指导下,我们村两委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凝聚作用、带头作用和协调作用,落实镇两委的相关政策的同时,主动作为,切实把握好“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契机,为村民增产致富带好头、开好路。

1、发挥凝聚作用。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村两委是在村民的投票下建立的,代表了村民的集体利益,因此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当前,许多村民外出打工,耕地不重视甚至荒废的现象较为明显,我们在镇领导的指挥下,积极联系村民,将闲散耕地资源70亩纳入盘活重点。由镇领导指挥,连续召开7次村民大会,成立了“四合农业种植合作社”,包括196家农户,涵盖农户自有土地和流转土地共1000亩耕地,主要作物为传统的小麦、玉米以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耕地流转费用保底为1150元/亩,秋收后小麦、玉米出售款,扣除耕地流转费用和生产成本后,剩余盈利以村集体、农户各占5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合作社成立后,由镇政府出资统一购种和购肥,管理方面也有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并且经常给予我们农业知识培训,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

2、发挥带头作用。自“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村两委成员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一线和农户家里两头奔忙。农忙时节,我们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合作社以及全体村民按照镇领导和专家的指导,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生产节点,需要我们村委带头。比如在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有些农户因为人力不足、认识不足等情况,少喷施甚至不喷施防治病虫害的药物,这样就会导致其他已经喷施过药物的作物再次被感染。因此,我们村两委挨家挨户作动员,在宣贯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示范作用,带领农户进行科学喷防。

不仅如此,各项政策的落实过程,也需要我们村两委发挥带头作用。合作社成立初期,个别农户对于利益的分配有着各种各样的疑虑,我们村两委入户讲解的同时山东农业专用肥料厂,带头按手印、签订合同,主动抗下担子。在举行“粮王大赛”活动时,我们也积极带头参与,充分发挥村两委的带头示范作用。

3、发挥协调作用。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村两委积极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要素,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进入耕种、收获时期,农户最大的难题就是生产机械的租用问题。我们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村两委积极协调资源,在镇政府的牵头帮助下,与“为民农机”达成合作,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及时的速度,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服务。

同时,在镇政府的各项惠民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村两委也积极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如道路硬化、迁坟等涉及广大百姓利益的举措,如遇农户不理解,我们村两委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协调,确保各项惠民措施切实落地。

您好,我是德州日报记者。作为德州市的小麦粮王,我想问一下,在“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中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帮扶政策?

段希林: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是翟家镇翟家村村民段希林,目前种植600多亩地,种植作物为传统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在今年6月份的测产中,我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839.2公斤,刷新了德州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对于这一成绩,我感触颇深。一方面,粮食丰收,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粮食丰收也是我对政府大力支持的最好回报。

自从翟家镇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以来,政府竭尽全力促农兴农,从多方面给我们农户支持。我总结了两点:

1、送专家和技术

去年镇上成立了专家顾问团,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张吉旺教授和石玉教授等农业技术专家,为我们种植农户进行指导。2021年,镇政府邀请专家对全镇耕地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我所种植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以上,属于高水平土地,适合种田,这些数据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在小麦的播种期、越冬期和返青期等关键时期,石玉教授四次实地指导,为我们的小麦种植提供了科学支撑。同时,农业农村局种植专家以及“山东粮王”孙丰忠、种植能手齐宝平等也经常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粮经验。为我指导过的专家有省市各级科研院农业专家和高校教授以及一些龙头企业的专家。

不仅如此,镇上还经常举办科学种植培训课,为种粮农户提供专业的生产知识。培训课上,老师们讲课都很接地气,用我们的大白话讲课,交给我们科学种田。有一次课上,张书记给我们讲了如何判断小麦苗的强弱,用了“猪耳朵苗”“驴耳朵苗”“马耳朵苗”类似很形象生动的词汇,让我们农户印象深刻,切实提高了我们种植过程中“促弱转壮”的水平。现在我们种田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跟着爹娘学种田,收成多少靠老天”了,现在的专家指导种田,真正让我们的智慧和力气转变为粮食增产。

2、送政策和服务

农民种田最大的难题就是“无良种、无良肥、旱缺水、涝难排”。现在,政府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政策和服务,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从去年开始,种植农户先后拿到了《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晚播弱苗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实施方案》、《小麦“粮王”大赛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这些政策的实施,让我们对种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给我们种植大户指明了方向。

2022年1月分,镇政府牵头成立了为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镇政府出资,为我们示范田统一提供良种和有机肥,统一发放,第一时间进行耕播,并对示范田进行免费深松。

不仅如此山东农业专用肥料厂,党支部针对耕地调配、移坟、线路清理、杂树清除等相关工作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7次。政府出资修路,疏通水渠,修建桥梁,建立了2座扬水站,为农户灌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播种和收获季,政府为我们提供旋耕犁、播种机、玉米联合机、小麦联合机、还田机等机械,为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加宽了垄间距,方便机械作业。解决了我们生产中的关键难题。

去年六月份,镇上组织了大、小种植户都可以参加的“粮王大赛”,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种粮大户与散户同台竞质竞产,对能够获得县级粮王称号的农户,镇政府奖励1万元;得到市级粮王称号的农户,镇政府奖励3万元;得到省级粮王称号的农户,镇政府奖励5万元。充分调动了全镇上下种植户的积极性,为我们农户搭建了高产竞技舞台,带动全民科学种田、种好田、种高产田。正是借助了政府这个平台,我才有幸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且出现在央视新闻的镜头中。

在政府的大力指导和帮扶下,我从一个普通的小农户逐渐发展为拥有6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吨半粮”生产建设项目的推广,不仅让我的农田产量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保障;更重要的是,还提高了作为农民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我深切地体会到,农民是一个体面的职业,农村也成了让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农业也成了最有前途和希望的行业。接下来,我将继续在政府的带领下,把地种好,把农业的根扎牢、扎深;同时,我也会带动我身边的乡亲们一起种好粮,让丰收的喜悦洒满临邑大地!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临邑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临邑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4363135。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