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刷拼多多助力网站低价最美的期待语录短句

客服   刷拼多多助力网站低价最美的期待语录短句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小编说:

这几年的浙江农业博览会,都有一个“创”意鲜明的农创客展区,这群逐梦田园的创客,几乎每年都是省农博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他们年轻,以“农民”身份自居,尊重和推崇身边有经验、善实操的老一辈农民;他们智慧,有着高学历、技术咖、跨界王等鲜明标签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善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技术等新模式新手段改变传统;他们拼搏,在农业创业路上披荆斩棘,挺过“阵痛”冲破“瓶颈”,对事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目标。在和农创客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他们选择扎根农村、耕耘农业,不止是内心对悠然南山的向往,更是勇抓时代机遇,追求人生理想的果敢抉择。几乎每一个他的回归,都有一段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动人故事。

下面,带你认识几位亮相今年省农博会的农创客,感受他们的实力“圈粉”~

瞄准海上渔民随时在线

叶宁,1987年生,硕士,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兼智慧渔业分会会长,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2014年被国内媒体誉为“创业元年”。彼时的叶宁,已硕士毕业两年,在宁波从事再生塑料贸易工作,事业风生水起。但他的心里,一直有个“创业梦”。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创业的念头越发躁动起来。

信息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叶宁,一直想在互联网领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何从互联网大军中突围,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领域?随着北斗民用化的推广,叶宁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利用北斗卫星技术,开发海上WiFi通信设备,解决海上渔民即时通讯问题,实现海上和岸上随时互通。

“相对来说,我没有很强的团队和互联网基因,所以我要在大公司还未辐射到的领域,找到一个可以做大做强、又有想象空间的细分市场。”2015年,叶宁创立了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着产品的投放,越来越多的渔民“粉”上了这款北斗海上WiFi通信设备。渔获无法快速卖出,是最让渔民、船主头疼的事。对此,叶宁团队又开发了平台交易功能模块,让渔民在海上即可将渔获情况发布到海上鲜渔船版App,海鲜采购商在线上选货下单,系统将订单分发到对应地区的海上鲜渔港交易员2016浙江农业博览会,交易员清点到港渔船的货物,并完成验货、装货、收款、发车、支付渔民货款等动作,让双方靠岸就直接交易,大大减少货物损耗,平台则收取交易佣金盈利。

“创业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瓶颈,关键是要把痛点抓准,因地制宜地去解决。”叶宁说。如今,海上鲜已打造成为集海上通信、海鲜交易、供应链服务以及智慧加油为一体的一站式数字渔业服务平台。目前,已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吉林等地区设立了40多个站点,“海上WiFi”通信终端累计覆盖渔船4万余艘。

选好种质迭代小龙虾市场

田甜,1987年生,毕业于西南大学,开化福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2014年,我因为一个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深入到农村,了解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我决定辞职创业。”2015年,首次品尝了解蓝龙虾的田甜,便认准它将成为小龙虾市场消费升级最佳选品。

“我们发现这几年小龙虾的市场热度一直在增高,但因为小龙虾的种质不受控,近亲繁殖导致它的规格越来越小,品质在走下坡路。但消费者的需求却在不断走高,市场和农民都急需要一款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产品。”田甜分析到。

蓝龙虾是澳洲淡水龙虾的俗称,1993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率先从澳大利亚引进原种进行试养,并开展人工繁殖试验,1994年在浙江北部池塘养殖获得了成功。蓝龙虾的甲壳呈青褐色,钳子偏蓝色,体长12-17厘米,重60-150克。

2016年,田甜正式投入蓝龙虾项目,志在打造集科研创新、保种、育苗、规模化养殖、供应链、销售和产业链衍生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田甜认为,科技和种质是决定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科研方面,我们携手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进行种质科研,进行产业化及市场推广。在养殖方面,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虾苗和养殖技术输出给养殖户,通过物联网技术结合池塘精养和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环保养殖。在销售端,我们通过供应链对商品虾进行回购,批发销售给活鲜市场,还研发了速冻食品、熟质品供货商超和电商领域,更好地满足C端消费需求。” 田甜说。

“蓝龙虾的最小规格完全可以替代小龙虾的最大规格。出肉率更高,品质更好,价格差异不大。所以,在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上,我们也有信心去迭代小龙虾。”田甜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未来5年,可以占据小龙虾市场10%的份额。

光谱技术让植物“说话”

袁丙强,1985年生,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杭州云合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袁丙强是一名从事数字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技术咖,他的团队通过智能硬件数字化农田环境、作物、农艺等要素,全面获取农业数据,经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智耘农服”客户端为种植者提供种植方案,帮助他们平衡时间与资源投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现有的农业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多是生长环境数据。而我们采集的,除了环境数据之外,还去捕捉植物本身的数据,在我们的肉眼还无法看到作物病变之前,就可以去判断它是否营养不良、是否已染病。”袁丙强介绍,他们通过无人机作业平台携带自主研发的多光谱相机对种植区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基于GIS的数据分析平台处理,形成作物健康报告,为管理部门和种植者提供决策辅助。

据介绍,该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普查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以松材线虫病监测为例,固定翼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可达到3.3万亩/小时,而且每亩作业成本不到2元。该团队目前已对柑橘黄龙病、松材线虫病、葡萄卷叶病等进行了光谱相机设计,并已在多地提供植保社会化服务。

撰稿:钟秀兰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