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传媒行业在政治中的影响 瓜子严选车inanewlight造句

客服   传媒行业在政治中的影响 瓜子严选车inanewlight造句  第1张 拼多多砍价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新文科建设是推动我国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它的中心任务是构建以育人育材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与当下社会舆论结合最紧密的传媒专业,也面临着新的转型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建立高质量的电视人才队伍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作为传媒高校,对电视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革新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战略地位,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了文科教育共识: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传媒类高校也面临重大变革,长久以来市场需求与传媒校方提供的传媒毕业生始终存在差异,从融媒时代过渡到智媒时代的剧变更使得传媒高校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并迅速交出答卷:培养什么样的电视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新调整和新思路?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电视人才?

一、新时代,电视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时代当中的“新”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全新的时代,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历史背景下,时代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环境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了新的发展。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一方面是世界新文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战略的有机构成。随着国家国力发展日益壮大,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方面存在巨大需求,提升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是当务之急。所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传媒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2012年以前的1.0全媒体时代,到2012-2017的2.0融合媒体时代,再到现阶段的智能媒介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倒逼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调整,传媒高校不仅要加强理论建设、知识的实时更新,更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建立正确且稳固的政治方向,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培养有持续创新力的电视人才,基于此,新时代电视人才培养应构建“金字塔”培养模式,筑牢“底部”:正确且坚定的政治方向;贯穿“棱部”:立足媒体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顶部”:可持续创新能力。

1、筑牢“底部”:坚持立德树人,抓牢政治培养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数字传播技术的普及,信息的传播甚至制作都逐渐平民化,智媒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极大丰富的信息以及真假难辨的新闻。作为海量信息的“把关人”,电视人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当各路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时,能坚定地挖掘出真正优质的信息并且做到客观公正地应对网络舆论。而这些都需要传媒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培养出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有情怀有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的新时代电视人。传媒高校要在每个课堂、每个校内活动中都开展思政教育,且以立德树人为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德树人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引领尤为重要。媒体是社会价值观载体,是党的喉舌,是特定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形式,而传媒人才日后是媒体内容的制作者、社会思潮的传播者,传媒高校培养的电视人才在进入社会后会化身党和政府的喉舌,他们制作出的电视节目反映我国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更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因此,在学生时代为打下坚实的政治基底变得尤为重要,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同时又深谙将政治语言大众化的电视人才,才能在世界的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新声音。

2、贯穿“棱部”:建构媒体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及5G技术的推广使得传媒产业迎来了新的转型和升级,日新月异的传媒业态对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人才培养若要满足媒体融合视域下应用型的培养体系,一方面让学生具备互联网时代产业需求的基本内容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掌握数字化、云端化技术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与时代及市场接轨,瞄准前沿动态,立足应用型、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产业实训基地及1:1还原对接行业的实验室,搭建平台,与业界需求同心,培养符合业界需求的应用型电视人才。

在具体的培养流程上,应以技术、内容、运营三方面为抓手,合力打造传媒人才培养新路径。第一,打通技术堵点。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传统广电媒体的整体垄断性被打破,互联网视听“应用”——比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应用正在不断扩展受众的规模,鼓励越来越多的个体和群体进入到自媒体的视听内容生产、扩散的过程中,传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整合与革新。鉴于此,传媒高校对人才的技术培养也应“顺流而上”,从传统编导制作流程的“通才”逐渐过渡到既懂流程又精通单一环节技术的“通才+专才”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打牢内容之基。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内容极为丰富,许多内容成为了冗余信息,受众在视听接收上具有了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视听内容。受众的视听偏好开始深刻影响视听内容的生产、传播过程。因此,不重视受众视听需求必然会在受众“用脚投票”的视听内容选择中失去市场。如此残酷市场压力倒逼高校不断深化对内容的重视,生产出优质内容、保持引领性的创造力才是传媒人才日后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第三,玩转运营之道。技术与内容是媒体的底色,但专业的运营才是直击受众“最后一公里”。视听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提供有针对性视听内容,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才能对抗市场波谲云诡的竞争压力。培养传媒人才通过LBS、数据分析、流量趋向等综合考量,进而对受众进行较为准确地定位,对其视听需求进一步细分化,一切为精通用户思维、打造爆款服务。

3、加强“顶部”:培养可持续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人才和培养人才首先就要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传统的传媒课堂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普及与灌输,如果不进行改革,对电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将毫无裨益。立足新时代,从宏观角度说,新文科改革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微观角度说,宏伟的新文科改革最终还是落实在对一个又一个的学科人才的培养上。从长远看,为国家培养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电视人才亦是保障中国创新大船行稳致远。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摇篮的传媒高校,要主动直面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将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电视人才培养始终,依托实习基地与实验平台,坚持“133”的电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1”代表“时代引领”,这也是智媒时代对于应用型电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需求,建构“全媒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深化以“传媒+”为主要载体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搭建,学生除了要掌握互联网时代基本内容生产外,还能有专业“高阶”内容的提升,如垂直领域的内容细化、及细分化后的创意创新生产能力。以培养电视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为落脚点,将传媒行业的新局面、新知识、新技术、新案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电视人才的培养中。

二、新文科,电视人才培养新融合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新文科建设打破了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藩篱,使学科和学科之间实现相互借鉴、融通发展,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不再拘泥于自己熟悉的本专业学科,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融合让学生具备完整、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到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割裂的。故而,实现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显著特征。对于传媒学院来说,立足新文科建设培养电视人才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融合。

1、“产教融合”为导向

“产教融合”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和模式,从早期的高校作为主要推动的第一阶段,到高校和行业企业双推动的第二阶段,再到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为推动的第三阶段,国家在不断提升对人才培养及战略模式的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传媒技术更新迭代更快,我们不难发现高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长期脱节,所以,高校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高校教育应与行业动向同频共振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做到四个吻合:第一,高校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吻合;第二,高校基本标准与产业人才门槛吻合;第三,高校师资团队与产业骨干精英吻合;第四,高校硬件环境与行业实际场景吻合。传媒高校要着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师生在“教室——全媒体演播中心——工作室”中积极学习探索,打造从作业到产品的流水线,落实从基础到综合再到创新的三个层面的拔高培养,发挥市场在传媒资源配置重的积极作用,以此一步一个脚印解决横亘在传媒人才和市场之间的矛盾问题。

2、媒体融合为前提

习总书记在“8·19”的讲话中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其本质是国家意志驱动下,传统媒体作为主体部分,不断引入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传播形态、加强互动化社交的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使得单一知识体系的人才短板效应开始暴露,复合型人才是当今天下所需。面对这样的新环境对于电视人才的培养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多样化的媒介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沉浸式体验不同传播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二,不断更新媒介融合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媒介敏感度;三,为学生创造并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媒介融合实践操作机会,学习内容从早期单纯的录制、采编播一体调整到“网感”的培养以及数据化处理,电视人才不仅要掌握多媒体传播形式,更要学会“人情味”的表达、培养数据处理能力。一方面要理解和掌握新型传播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用符合当下用户审美趣味的传播手段进行内容的传送。

3、师资融合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是新型人才培养保障。第一,要拉开梯度,教师团队中既要包含资深的专业专家型教师,也要包含保持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第二,要保持多样性,既要吸纳深耕行业多年的“实战派”精英教师,又要囊括立足学术的“学院派”专职教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新视听,电视人才培养新思路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各种新的视听终端和视听应用层出不穷,受众的视听主动性和创作欲被释放出来,多种视听传播主体相互连接,形成了立体化开放视听网络。视觉造型、视频和音频制作及相关技术的革新,通过人的视觉和听觉而影响人的情感和认知,营造出新的视听效果。新视听趋势的巨大转变既昭示着行业发展新风向,同时也吹响了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新号角。

1、适应多元新视听媒介生态

应用平台原创视听内容不断涌现,专业视听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节点传播成常态,应运而生的诸多变化提醒行业及传媒高校要融入新视听变局之中。传媒人才培养要搭乘5G快车,专业化整合技术拥抱变化,为学生搭建起数字时代的新传播生态和基础设施,引导主动学生主动融合,寻找增量,激发创新。

2、深耕优质视听内容

主流视听媒体的构建需要优质视听内容的支撑,所以,要引导学生要在视听内容价值化的基础上继续深耕。首先,具有“大事”敏感性。引导学生要紧跟重大事件、重大主题、热点事件、热点问题,做出有价值的相关视听内容,要能够把握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矛盾的发展规律,把握它们本质和发展趋向;其次,要培养学生引领主流审美的能力,符合受众偏爱“听故事”的需求,发挥广电媒体的制作优势,在视听内容创作上把主题事件化传媒行业在政治中的影响,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细节画面化,触动受众的内心;最后,要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让学生贴近受众情感需求,将人文关怀与人的需求联系起来,将主流的价值观念融入视听内容之中,用温情唤起受众的共鸣,增加视听内容附加值。

3,促进多平台融合联动

受众使用媒介的习惯和方式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不断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迁移,媒体也正围绕着移动端不断开发新的 APP应用平台,提供更多的视听功能、更好的视听体验。面对这种境况,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也需要守正出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传统媒体长久累积而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延伸到其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多种平台融合中传媒行业在政治中的影响,致力于构建集娱乐、新闻等各类丰富视频资源放送、互动为一体的综合传播形式;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根据受众的视听需求,通过平台融合联动提供适合场景的视听内容,突破单向收视渠道,实现视听资源的优化聚合、共享,使推送更精准,互动性更强,打造视听新体验。

结语:

新时代,世界和国家已经吹响了新文科改革的号角,传媒学院为国家输送的高素质电视人才作为新文科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扮演着民众信息接收“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在新文科建设的宏大背景下,传媒高校应当继续推进学科融通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文化的对外和对内传播方面走得更长远、更稳健。

本文系四川传媒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立项项目研究类青年教师专项项目《传统媒体守正、创新与跨媒体转型路径研究》研究成果(川媒院【2021】122号—94)

(作者简介:刘五朵,四川传媒学院教师,从事影视传媒艺术研究。)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