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正文

沈阳中线传媒董事长 快手刷播放量

客服   dy抖音ks快手 自助商城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7月29日,“融合·守正·创新——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成都、大连、郑州、长沙等城市宣传部门负责人、新闻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探索地市级媒体深融发展之路。本报根据嘉宾录音整理摘录了部分发言内容沈阳中线传媒董事长,以飨读者。

成都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母涛

推动媒体深融发展建设新型智媒集团

这些年来,成都传媒集团与全国主流媒体集团一样,从传统媒体发展到融媒体,如今正迈向智媒体。我们提出建设“智媒体集团”,是希望超越单个媒体建设的局限,探寻媒体集团层面的整体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路径和策略。建设“智媒体集团”的关键,是打通媒体集团内部的各类要素资源,推动各媒体平台和各产业单元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共建共享、共生共融的智能化、智慧化媒体集群和产业生态。我们认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驱动的媒体迭代升级,但媒体集团并不会因为建成几个“智媒体”就自然成为“智媒体集团”,而需要从媒体集团的战略目标、技术支撑、物理空间、运行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全面体现“智”的特征和内涵。

2019年以来,成都传媒集团研究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确定了“建设立足中国影响世界的新型智媒体集团”战略目标,出台了100多项改革举措,坚定地向“智媒体集团”迈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智媒体集团”改革路径;二是聚焦媒体融合,全面构建“智媒体集团”传播矩阵;三是建设文创地标,着力打造“智媒体集团”物理空间;四是构建传媒生态,持续优化“智媒体集团”产业布局;五是突出研发应用,努力强化“智媒体集团”技术驱动;六是建强专业队伍,全力夯实“智媒体集团”人才支撑;七是提升服务能力,大力推动“智媒体集团”融入城市运行。

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郑州报业集团社长 石大东

构建大宣传打造大平台强化大支撑实施大保障

媒体融合有分有合,以融为主,以合聚力。在传统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作为市级主流媒体,要坚决把传播党的声音、反映党的主张、体现党的意志融入思想血脉、化为实际行动。

当前互联网传播越来越体现移动端是传播主要渠道、短视频是传播主要方式、交互性是传播主要特征、社交平台是主要舆论场的生态。这就要求省会城市的党报党台既要“借船出海”,利用好头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聚合传播。更要“造船出海”,调动资源,在人财物上强力支持,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和新型主流媒体大平台,也就是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APP,占领舆论主阵地,引领话语权。同时要加快构建大宣传格局、大传播体系、大智能平台,打造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全覆盖传播链条,实现高质量媒体融合发展,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响亮,把城市故事讲得更精彩。

郑州报业集团的媒体融合之路从2013年开始起步,坚持实施“一个发展战略”,即“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四做发展路径”,即“做强以党报为龙头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大以融媒为旗帜的新型主流媒体,做活以内容为核心的高效能IP产品,做优以文创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条”。一是以“融”为统领,再造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流程,构建“一体化”传播体系。二是以“全”为核心,打造移动新媒体集群,融出新锐媒体产品。三是以“新”为突破,打造旗舰新型智能平台“正观新闻”,抢占新型主流媒体发声阵地。四是以“人”为抓手,注重技术与人才支撑,提高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黄楚新

以机制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媒体的深度融合是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过程,机制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核心的作用。自从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各级新闻媒体主动作为、积极求变,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媒体融合不断走向纵深,但是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障碍。以机制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厘清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思路,与时俱进找寻新发展路径。一是协同顶层设计,创新战略运行机制。要用“一体化”提高融合的水平;要实现媒介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充分激发媒体内部的活力,调动外部参与,打通机制创新的堵点和难点。要用差异化布局,推进战略调整。中央级建设“旗舰型”新型主流媒体,省级媒体打造区域资源聚合平台,市级媒体打造融媒体中心连接上下资源,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媒体+基层广泛资源。要加强跨域化合作沈阳中线传媒董事长,未来区域间的媒体融合,要实现内容生产、技术合作、产业联动、团队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深度互动机制。二是协同内容与科技,创新内容生产机制。要通过智能技术推动流程再造,以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好的内容,使好的内容传播成为爆款产品;要搭建自主可控平台,聚合内容资源和用户资源,突出媒体规模效应;主流媒体要借力商业平台,实现内容、技术、用户等多种资源的聚合,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

成都商报党委书记、总编辑红星新闻总编辑 汤晓初

重构内容发行渠道重建经营环境

传统媒体的生存转型路径不多。和大多数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围绕着建圈、强链不同,《成都商报》选择了一条重构内容发行渠道、重建经营环境的转型之路。

《成都商报》转型的战略布局从起步起就是围绕内容这个关键词展开。在新媒体融合改革上,搭建了三层构架,每一板块都是以内容为核心。全国性媒体层面,规划了两个产品:“红星新闻”和“谈资”(YOU成都)。“红星新闻”是全国性时政类主流新媒体,是以新闻原创为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内容提供商。“谈资”的内容定位是新一代智趣内容供应商及全国领先的城市生活美学服务平台。本土影响力层面的“成都发布”,是成都市第一权威发布平台,是中国“发布系”政务新媒体的开创者。2019年起由成都商报社运营,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综合排名第二的城市“发布系”政务新媒体。围绕本土市民刚性需求,我们又强势构建了第三个序列的两大媒体板块——“成都儿童团”和“四川名医”。

从红星新闻融媒体改革路径上看,第一,按照移动互联网传播特性,重组组织构架。大部制、中心化和频道对弈,是基本原则。第二,根据互联网的特质,按照影响力为核心,进行了考核和评价体系的重塑。第三,围绕传播力重新构架内容分发体系。第四,特别突出视频和视觉的建设。第五,特别重视让技术给生产赋能,让管理智能化。

长沙市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 曾雄

从城市媒体到城市平台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提出以城市的大数据驱动,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集中营运好城市服务+融媒体平台,推动媒体与大数据融合,城市与城市服务融合,与社会民生融合,推动城市媒体向城市平台的转变。在平台建设上,我们的目标是把“我的长沙”APP打造成三端合一,即城市的政务办事的移动端,城市服务的汇集端,新闻资讯的触发端。为了做到这一点,打造了三个模型,实现了三个融合。

打造三个模型。一是算法模型,算法推荐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主要传播模式,“我的长沙”算法是通过用户的办事行为进行用户画像,基本实现了千人千面的精准推送。二是传播模型,通过新闻资讯的个性化推送,针对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实现精准推送。三是商务模型,主要是基于用户的规模和稳定的流量,通过城市服务和信息流广告进行商务变现。

实现三个融合。一是与大数据融合。将融合平台与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底座牢牢绑定,不断地沉淀数据、挖掘数据、运用数据。二是与城市服务融合。与持续高频刚需的城市服务融合。三是与社会民生融合。发挥主流媒体与社会民生深度关联的优势,帮助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问题,让新兴的平台融入社会治理的体系之中,打造成为市民离不开的城市平台。

目前我们专门成立了数字融媒科技公司,负责运营“我的长沙”融媒体平台,积极地打造算法模型、传播模型和商务模型,希望形成版块化的产品,然后与全国媒体融合的城市台一起分享。

沈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马丽

创新改变深融聚变

2020年有一组数字,中国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市场达到了2.9万亿元。许多地区因为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无法拿到高端的项目。2020年腾讯研究院发布了数字转型的报告,广电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力量。

沈阳广播电视台群策群力,按照“12345”的战略部署,用强烈的使命担当,破解媒体深融的难题。500多名从无效低效项目中解放出来的广电人,在70多个工作室和项目中蜕变;建设全媒体生产传播的新岗位体系,系统推出了一系列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等。四年多来,沈阳广播电视台重建了文化生态、内容生态、组织生态、技术生态、运营生态、制度生态。沈阳广播电视台拥有5G+4K+AI实验平台,拥有全媒体传播团队和技术团队,为了向沈阳在文化创意领域实现“数字蝶变”交出一份“广电答卷”,沈阳广电启动了建设“五里河数字视听产业园”的艰巨工程。高校、企业、园区联通互融的数字视听“千人梦工厂”计划全力推进,沈阳数字产业实验室开始在园区创建,刚刚又获评省级文化园区。

沈阳广播电视台微媒体“世界微笑日”活动得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关注和点赞。面对暴风雨、暴风雪等强灾害性天气,沈阳广播电视台瞬间集结力量滚动直播,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迅速启动了全媒体大直播,策划组织了“沈阳家书”融媒体传播活动,这些“沈阳家书”通过沈阳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成为战“疫”期间的现象级传播作品。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 张田收

深化媒体融合的探索与体会

今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为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地市级媒体是党的重要舆论阵地和执政资源,处于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媒体架构中承上启下的“腰部”,在传播党的声音、引导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走出生存困境的唯一途径。在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要有新的定位。

2018年8月,大连市整合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京剧院等11家文化宣传事业单位组建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首先聚焦主责主业,守住宣传工作的红线和底线。在突破“广告思维”方面,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做了有益的探索。集团以大数据为依托,制定“融媒创收”模式,通过全媒体定制服务做到为客户“量体裁衣”打造宣传与营销方案。同时,探索实行公司化、市场化模式,做大做强“传媒+康养”“传媒+文旅”品牌。

深化媒体融合离不开政策支持,同时,媒体人更要有所作为,要进一步强化政治认识,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舍本逐末,任何时候都要不碰底线;要通力合作,避免各自为战;要进一步强化认同意识和学习意识,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深化媒体融合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态度,要充分吸纳和适应互联网发展特征的现有运行体系,避免“一刀切”和“推倒重来”。

沈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程谟刚

“四全媒体”的沈报实践

沈阳日报社统筹推进传播体系一体化和组织机构一体化。组建以“沈阳发布”客户端、党报、党网、党端矩阵为核心的“沈阳发布平台生态”和以“指尖沈阳”客户端、晚报、地铁报、子报子刊矩阵为核心的“指尖沈阳城市综合服务聚合平台生态”,实现党建与业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传媒主业与产业链生态相融合,创新开展了以全媒体总编室为“脑”、全媒体工作室为“体”、全媒体运营中心为“市”、全媒体用户节为“场”的融媒转型“四全媒体”沈报实践。

截至目前,沈阳日报社已完成新媒体所有形态及平台矩阵布局,形成拥有“四报三刊两网两端一直播间”的全类别、全载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同时代运维“中国沈阳”等众多网站及新媒体号。沈阳日报社总粉丝量已超过5000万,影响力迅速扩大。

传统报业集团进行融媒体探索,首先要厘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和终极愿景。通过整合体系优势和品牌优势,完成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崭新的传媒平台生态,进而高效而高级地传播党的声音,服务用户。沈阳日报社首创全媒体工作室,秉承“深耕区县市、细做委办局”的原则,探索出一条符合沈报特色、融媒创新的传播服务供给侧改革之路;全媒体运营中心的网格化管理系统,在集团层面整体承揽大型项目方面起到了后端总服务的作用,又在中端层面各种资源组合方面起到了分项目支撑的作用;全媒体用户节是整个集团非报产业领域向办展、办节、办会、办活动的转变,更代表着报业集团作为平台生态体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整合B端、C端用户资源的迭代新玩法。

通过“四全媒体”沈报实践,建立起了一个复杂高效、迅速响应的传播平台生态体系,使报社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巩固壮大,并最终将关系触角伸向沈阳所有领域,成为沈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